欢迎访问上海书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!

高俨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权臣

时间:2019-09-17 03:07:32编辑:admin

  高俨: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权臣

  权臣,指有权势之臣,专指掌权而专横的大臣在历史上,权臣层出不穷,如赵高、霍光、董卓、曹操、司马师、刘裕、杨坚等,大名鼎鼎一般来说,权臣在官场历练多年,具有很强的政治手段,经验丰富,年龄较长南北朝北齐时期,曾出现过一个权臣,名叫高俨,他十几岁时就专横朝野,后来政变夺权失败,死时也只有十四岁(按:虚岁),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权臣

  高俨(558年—571年),字仁威,北齐武成帝高湛第三子,北齐后主高纬的弟弟,生母为胡氏

  高俨自小非常聪慧,个性狡黠,很得父亲宠爱清河四年(565年)四月,高湛禅位,太子高纬即位,是为后主高湛表面上虽退居二线,成为享清福的太上皇帝,但实际上“名号虽殊,政犹己出”(《北齐书·后主本纪》),“军国大事咸以奏闻”(《北齐书·武成帝本纪》),依然死死地掌控者北齐的大权,高纬实则傀儡在这种背景下,高俨开始高调步入政坛

  高俨九岁初封东平王,随后一路拜开府、侍中、中书监、京畿大都督、领军大将军、领御史中丞,迁司徒、尚书令、大将军、录尚书事,成为手握军政大权、代父行职的风云人物,处理政务时的老成决断让一干王公大臣莫不畏惧,而此时的他,也不过十一二岁,竟成了北齐的权臣有父亲给他撑腰,高俨小小年纪就气焰嚣张,一是摆谱,“俨恒在宫中,坐含光殿以视事,诸父皆拜焉”;二是僭越,“俨器服玩饰,皆与后主同,所须悉官给……后主先得新奇,属官及工匠必获罪”即便这样无礼,“太上、胡后犹以为不足”(《北齐书·高俨传》)

  高俨性格刚强,举一个例子,他经常患喉疾,医生给扎针时,他“张目不瞬”,眉头不皱,眼睛不眨,很有些男子汉气概当时,高纬已经做了好几年皇帝,但高俨瞧不起这个皇帝哥哥,高俨也经常对父亲说高纬懦弱,将来不能指挥左右高湛认为高俨“当有所成”,甚至一度“以后主为劣,有废立意”(《北齐书·高俨传》),想废掉高纬,另立高俨为皇帝后在群臣的劝谏下,高湛才作罢

  有父亲罩着、宠着,高俨是不可一世的一号人物,连高纬都得靠边站高湛一死,高俨也就失去了靠山天统四年(568年)十二月,高湛驾崩,这对高俨来说如同晴天霹雳高纬亲政后,对高俨还算不错,改封高俨为琅邪王,并继续加封其官职,次年高俨十二岁就做到了大司马其实,高俨如果就此打住,或安心辅佐,或急流勇退,或许都会有一个好的归宿,但他偏偏是个不甘寂寞的主

  武平元年(570年),发生了一件事,让高俨陷入了困境当时,高俨见大臣和士开、骆提婆等人奢侈恣肆,大兴宅第,十分不满,凶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二人私底下议论,琅邪王高俨眼光闪动,能看穿人的腑脏,刚才只不过是同他打了一下交道,就紧张得浑身冒汗,在天子面前奏事还不至于这样这件事发生后,二人“由是忌之”(《北齐书·高俨传》),对高俨开始忌恨起来高俨虽然身份高贵,但他招惹了小人,而且是皇帝身边的小人,他们能放过他吗?

  果然,厄运来了武平二年(571年),高纬下令让高俨住进北宫,要求他五日一朝,不久又让高俨任太子太保,余职全部解除,但还兼中丞,督察京师,意在“移俨于外,然后夺其兵权”高纬此举,显然是和士开的主意了解实情后,高俨对侍中冯子琮说要杀死和士开,而冯子琮也想废掉后主而立高俨为帝随即,高俨指使人弹劾和士开,并通过欺骗的手段得到了高纬的同意,并矫诏蒙骗过了领军厍狄伏连第二天,高俨就派人将和士开捆送给了御史接着,高俨又指派冯永洛在御史台杀死了和士开

  和士开是当朝重臣,高纬宠臣,这么无缘无故地死了,高纬必定追究,后果很严重与其等死,不如一搏,参与杀戮的党徒们逼迫高俨把斗争进行到底高俨也想取代高纬,于是一不做二不休,率领京畿三千多军士屯驻到了高玮处所外的千秋门高纬大惊,先是派人去召见高俨,后又向太后求救,均不奏效最后,高纬总算找来了斛律光这颗救星斛律光认为“小儿辈弄兵,与交手即乱”,没什么可害怕的,劝高纬亲自出马,便可化解危机果然,高纬一露面,高俨部众“骇散”(《北齐书·高俨传》),政变宣告失败

  高俨小小年纪就敢诛杀大臣,发起政变,显示出了非凡的能力和魄力,这让高纬本对高俨更加忌惮然而,高俨毕竟太年轻了,他就像一个被宠坏了自视甚高的幼稚小孩子,一旦挫折了就一下子溃不成军自此以后,高俨天天躲在太后宫内众人以“琅邪王聪明雄勇,当今无敌,观其相表,殆非人臣”为由,皆劝高纬杀掉高俨,以绝后患高纬犹豫不决,直到九月下旬才决定下手“是夜四更,帝召俨,俨疑之……俨出至永巷,刘桃枝反接其手……桃枝以袂塞其口,反袍蒙头负出,至大明宫,鼻血满面,立杀之”(《北齐书·高俨传》),高俨时年十四岁他的四个遗腹子,生下几个月后皆被处死一代权臣不仅弄丢了自家性命,还弄了个断子绝孙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